日期:2025-02-01 來源:國際能源網編譯
根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發布的《2025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顯示,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投資增長11%,到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2.1萬億美元。電氣化交通、可再生能源和電網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這些領域去年均創下新高,同時還有能源存儲投資。雖然能源轉型技術的整體投資創下了新高,但增長速度低于前三年,當時投資每年增長24-29%。
電氣化交通仍然是最大的投資驅動力,到2024年將達到7570億美元。這一數字包括乘用電動汽車、電動兩輪車和三輪車、商用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和燃料電池汽車方面的支出。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728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風能(陸上和海上)、太陽能、生物燃料、生物質能和廢物、海洋、地熱和小型水電的投資。最后,電網投資總額為390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輸配電線路、變電站設備和電網數字化的投資。
BNEF的報告還揭示了清潔能源經濟成熟領域和新興領域的投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驗證、具有商業可擴展性且具有成熟商業模式的技術,如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汽車和電網,占2024年投資的絕大部分。盡管受到政策決策、利率上升和預期消費者購買放緩的阻礙,這些領域仍吸引了1.93萬億美元的投資,增長了14.7%。
相比之下,對電熱、氫能、碳捕獲和儲存(CCS)、核能、清潔工業和清潔航運等新興技術的投資僅為1550億美元,同比下降23%。阻礙這些行業投資的因素包括可負擔性、技術成熟度和商業可擴展性。為了擴大這些行業的規模,公共和私營部門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降低這些技術的風險,否則,到本世紀末,它們不太可能對排放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最大的投資市場是中國大陸,僅中國大陸的投資就達818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20%。中國的投資增長相當于當年全球總增長的三分之二,報告顯示所有行業都表現出穩健的增長。
2023年推動增長的歐盟、美國和英國在2024年取得了不同的結果。美國的投資停滯不前,達到3380億美元,歐盟和英國的投資均出現下降,分別達到3810億美元和653億美元。中國去年的總投資超過了美國、歐盟和英國的總投資。在報告涵蓋的大型市場中,印度和加拿大也為全球整體增長做出了貢獻,投資分別增長了13%和19%。
BNEF還報告稱,為了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在205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轉型投資從2025年到2030年每年平均需要5.6萬億美元。這一發現基于BNEF的《2024年新能源展望》,該報告表示目前的投資水平僅為實現凈零排放所需投資的37%。不同地區和技術的“投資差距”不同,中國最接近實現凈零排放,其次是德國和英國。
BNEF副首席執行官Albert Cheung表示:“我們的報告表明,盡管存在政治不確定性和高利率,但過去幾年能源轉型取得了長足發展。要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在工業脫碳、氫氣和碳捕獲等新興領域。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的真正合作是釋放這些技術潛力的唯一解決方案。”
除了對低碳能源轉型的投資外,BNEF的報告還跟蹤了對清潔能源供應鏈的投資,包括用于能源技術的設備工廠和電池金屬生產。2024年,這項投資略有下降,降至1400億美元,但到2025年將增長至1640億美元。去年,供應鏈總投資的約60%用于電池,因為電池工廠的資本密集度特別高。
最后,《2025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還追蹤氣候技術股權融資和能源轉型債務發行情況。
2024年,科技公司在私募和公開股權中籌集了507億美元,同比下降40%,這是連續第三年出現萎縮。此次融資由清潔能源和運輸行業的公司領銜,共籌集了318億美元。美國是最大的股權融資市場,追蹤到新發行的股票為179億美元。中國以90億美元的融資額跌至第二位。
2024年能源轉型債務總額達1萬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3%。其中最大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債務,增長了5%,原因是全球降息。盡管企業債務有所增加,但項目債務量有所下降,政府能源轉型債務水平同比保持穩定。與其他發現類似,美國和中國大陸是能源轉型債務的兩個最大標志,這兩個市場去年的債務銷售額均有所增長。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財經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