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7 來源:國際能源網
2025 年 3 月 11 日,隨著四川內江威遠經開區連界園區內的生產線正式啟動,全球產能最大的短流程釩電解液制備項目宣告投運。這個由四川發展(控股)公司主導、川發興欣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 6 萬立方米項目,不僅刷新了全球釩儲能領域的產能紀錄,更標志著四川在新型儲能賽道的 “建圈強鏈” 戰略邁出關鍵一步。
一年 “逆襲”:從 1500 到 6.15 萬立方米的跨越
作為全國首個短流程釩電解液產業化項目,其建設速度堪稱行業典范 —— 自 2024 年 3 月破土動工,僅用 12 個月便實現投產。項目采用的新一代短流程制備技術,通過優化萃取工藝,將釩電解液生產成本降低 30% 以上,產品純度達 99.99%,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十四五” 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要求。隨著新產能釋放,內江釩電解液年產能從 1500 立方米躍升至 6.15 萬立方米,占全國當前總產能的 40%,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技術破局:釩電池的 “四川解法”
釩液流電池因其長時儲能、安全穩定等特性,被視為新能源消納的 “壓艙石”。此次投產的短流程技術,正是針對傳統制備工藝冗長、能耗高的痛點研發。據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新工藝縮短生產流程 40%,水耗降低 55%,配套的全釩液流電池可實現 4-12 小時持續供電,與四川水電、光伏等 “間歇性” 能源形成天然互補。經濟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項目滿產后,每年可支撐消納清潔能源超 50 億度,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 15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380 萬噸。
鏈動成渝:從 “單點突破” 到 “生態共建”
項目落地內江,看中的不僅是當地 “釩鈦資源 + 區位” 的雙重優勢。作為成渝之心,內江釩鈦磁鐵礦儲量超 18 億噸,依托威遠連界園區的釩鈦產業基礎,項目向上聯動攀鋼釩鈦、四川自然資源投資集團,向下對接電網側儲能場景,形成 “資源開發 — 釩制品 — 電解液 — 儲能系統” 全鏈條。投產儀式上,10 家龍頭企業發起成立 “四川省釩電池儲能產業聯盟”,計劃 3 年內建成西南首個 GW 級釩電池儲能示范基地,推動四川釩電池市場占有率突破 25%。
萬億賽道:儲能新貴的 “甜城機遇”
“這不僅是產能的突破,更是能源轉型的里程碑。” 內江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投運后,當地正規劃建設 “釩電池儲能產業園”,配套引進電堆、隔膜等核心部件企業,目標 2027 年實現全產業鏈產值 200 億元。而在全省層面,隨著《四川省釩電池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落地,四川正依托全球第三的釩礦儲量、全國首個 mw 級釩電池示范項目(內江),加速構建 “資源 — 技術 — 應用” 閉環。據行業預測,到 2025 年,釩電池在長時儲能市場占比將達 15%-20%,四川有望憑借此次投產,搶占萬億級 “新能源 + 儲能” 市場先機。
從 “甜城” 到 “釩城”,內江的轉型縮影,正是中國新能源革命的生動注腳。隨著全球最大短流程項目的轟鳴運轉,一個以釩儲能為特色的產業地標,正在成渝腹地加速崛起。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