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8 來源:國際能源網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新疆首個千萬千瓦級 “沙戈荒” 風光火儲一體化基地施工現場,近百臺工程機械晝夜轟鳴。這一總投資超千億元的能源工程,僅是我國西部新能源開發浪潮中的冰山一角。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 “沙戈荒” 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后,我國新能源裝機速度與日俱增,在廣袤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構建綠色能源新地標。
規?;_發重塑能源版圖
截至 2024 年底,首批 50 個 “沙戈荒” 基地項目已基本建成投產,總裝機突破 9000 萬千瓦。這些新能源 “超級工程” 通過集中連片開發,顯著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
以新疆哈密 — 鄭州特高壓通道為例,其年輸送電量突破百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占比超 40%,相當于每年減少中原地區標煤消耗 3200 萬噸。
新能源產業鏈正經歷深度變革。四川東方風電針對 “沙戈荒” 環境研發的10兆瓦抗風沙風機,該機型已在東方電氣木壘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內蒙古能源二連浩特100萬千瓦風儲項目完成首臺機吊裝,標志著能源裝備企業正在委風光基地建設提供符合需求的產品。
技術創新破解開發難題
“沙戈荒” 基地建設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需突破電網消納瓶頸;另一方面,極端環境對設備可靠性提出嚴苛要求。
隨著“源網荷儲一體化” 調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其在新疆建成國內首座 220 千伏新能源匯集站,實現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平滑并網。
儲能技術成為破局關鍵。2024年,新型儲能領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裝機規模首次突破了7000萬千瓦的大關。到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7376萬千瓦,儲能容量為1.68億千瓦時,這一數字大約是“十三五”末期的20倍,相比2023年底增長了超過130%。
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光伏 + 儲能 + 治沙” 模式不僅實現發電效率提升 20%,還同步完成生態修復面積 30 萬畝。這種 “發電 + 生態” 協同模式,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政策協同構建發展生態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出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明確優先保障 “沙戈荒” 基地外送通道建設。2025 年計劃新增特高壓輸電容量 3000 萬千瓦,重點推進哈密 — 重慶、酒泉 — 湖南等跨區通道工程。同時,通過 “綠電交易”“碳市場” 等機制創新,引導東部省份增加清潔能源采購量。
地方政府積極響應,2024年,“疆電外送”1264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占比近1/3。而“疆電外送”第三條直流通道全面建成投運后,新能源占比將達到50%。
寧夏推行 “新能源 + 鄉村振興” 模式,光伏板下發展枸杞種植、肉羊養殖,戶均年增收超萬元。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的疊加,吸引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等龍頭企業布局西部,帶動就業超 50 萬人。
未來展望:從能源基地到生態樣板
按照規劃,到 2030 年 “沙戈荒” 基地總裝機將達 4.55 億千瓦,相當于再造 3 個三峽電站。隨著 “西電東送” 第四通道開工建設,這些清潔能源將覆蓋華東、華南等負荷中心。更值得期待的是,通過 “光伏治沙”“風電固沙” 等技術創新,預計可同步治理荒漠化土地超 10 萬平方公里,實現 “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 的立體開發模式。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