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21 來源:光伏頭條
12月18日,由CREC組委會主辦,無錫新能源商會、國能能源研究院、光伏頭條承辦的“第二屆n型光伏電池組件技術交流會 ”在江蘇省無錫市太湖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教授沈文忠應邀出席發表《光伏電池技術對比分析與發展趨勢思考》主旨報告。
沈教授詳細闡釋了TOPCon、SHJ、xBC三大技術的優缺點、發展方向,并預判n型技術融合將引領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
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教授 沈文忠
晶硅電池技術引領光伏成為最便宜的能源
沈文忠教授表示,過去40年光伏電池發展歷程中,晶硅技術是絕對的主流。這期間,晶硅技術最低市占率仍達到70%,2023年晶硅電池市場份額98%,2024年則將超98%。晶硅電池在效率、成本、穩定性等三方面各具特色,毫無短板。人類一直想把度電成本做到1美分以下,這個目標估計未來幾年會在中國實現。
晶硅技術成為主流技術的一大優勢在于可持續性。硅材料在地殼中的含量高達26.3%,而且人類又掌握了硅的提純技術。現在全球已經有1000G瓦的硅料產能,市場只需有500G瓦左右。人類不用擔心硅材料的永續利用問題。
此外,人類掌握了晶硅電池高效化技術。從絨面、多層減反、M(0)BB、背接觸、寬帶隙及上下光轉換到疊層技術,近年來在不斷突破。電學性能的鈍化上面,從全表面鈍化到PERC前后表面的鈍化,再到TOPCon或者異質結的鈍化技術,甚至把柵線做到背面xBC的技術,都已經做到了極致,形成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沈文忠教授認為,過去中國光伏20年發展歷程表明,人類在晶硅電池技術方面已經得心應手。他對于光伏成為人類最便宜的能源非常有信心。
談及當前光伏電池技術,沈文忠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晶硅技術已經全面進入n型時代。很幸運的是不論硅材料還是半導體材料只有p型和n型,產業化進入n型之后,就不會再回到p型了。因為n型效率更高。未來n型技術是一勞永逸的技術。當下,三大n型技術TOPCon、異質結、xBC各有特點,而未來發展趨勢一定是n型技術的融合發展。
TOPCon技術:三大優勢使其成為主流技術
TOPCon技術,最初由德國太陽能研究機構Fraunhofer ISE在2014年提出。TOPCon技術的特點在于其與PERC產線兼容性好,可承受高溫過程900℃,且雙面率高達80-85%,具有較好的產業化前景。
近兩年來TOPCon技術迅速發展。沈文忠教授總結原因在于選擇性發射結合LECO技術的快速導入,電池轉換效率大幅提升。現在激光輔助燒結已經成為行業的標配。今年下半年以來,TOPCon企業重點在做雙面的鈍化技術,其理論轉換效率可以超過28%。
憑借主流PERC電池打下的堅實基礎,成熟的國產化核心裝備以及完整的全產業鏈生態,TOPCon技術成為了主流技術。2023年TOPCon技術發展迅猛,2024年量產平均效率在25.3%左右而成本基本與PERC持平。未來2-3年內,TOPCon入庫轉換效率可達26%+。而一些TOPCon企業也抓住了技術發展良機,成為新一輪行業洗牌后的龍頭企業。
當然,TOPCon技術本身也暴露一些問題。沈文忠教授介紹了PID失效以及UVID衰減問題,此外他還提及TOPCon技術的測試效率與入庫效率差距偏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不斷技術改進以及技術突破。
異質結是晶硅電池的終極技術
對于異質結技術,沈文忠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天然的雙面鈍化接觸技術,結構對稱,雙面率可以做到90%以上,甚至95%。按照現在的理解,異質結技術應該是晶硅電池的終結技術。
從異質結技術發展來看,中國光伏人非常聰明,把簡單的四層薄膜做了分層處理,不論是鈍化層、功能層,還是TCO層,都做了相關的處理。這里面涉及到微晶的應用,包括分層處理以及TCO兩層處理方案。
但是,近年來異質結技術發展速度較慢。最大原因是設備降本以及產業鏈生態構建不及預期。
沈文忠教授總結2022年-2024年異質結技術發展歷程,主要體現為三減一增,即減銀、減硅、減柵、增效。當前,雙面微晶技術的推廣使異質結電池效率提升0.5-0.6%。轉光膜成為行業標配,光伏電池效率又大幅提升1.5-2.0%。此外,0BB技術、銀包銅普及,更低的銀含量、薄片化成為行業的主旋律。
對于未來,沈文忠教授認為異質結技術的機會在于三個方面。其一,硅片上的降本。相比其他技術,異質結硅片可以更薄。其二,0BB+銀包銅技術的推進。其三,更低的碳足跡。低溫工藝的異質結產品的碳足跡可以低至300kg eq 二氧化碳/kW,在產品出口方面,具有重大優勢。
BC技術有利于做更高效的電池
“xBC技術最大優勢是美觀,是分布式市場的應用。”沈文忠教授對于xBC技術一語中的。在電池優化過程當中,xBC電池正面鈍化的優化不受發射極的影響,所以正面跟背面的優化可以各自單獨處理,因此非常有利于做更高效的電池技術。這是TOPCon電池或者其他的電池不具備的條件。
BC技術早在20年前就已經誕生,其發展緩慢的原因在于其是獨家的孤獨的電池技術,缺少產業鏈協同。
2024年,產業界xBC技術經歷了從懷疑到相信過程。沈文忠教授表示,目前有七八家企業在做xBC技術,預計2025年會有更多企業加入xBC陣營。他總結為三點原因:其一,硅片技術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其二,是激光工藝的運用;其三,龍頭企業的引領。
沈文忠教授判斷:“TOPCon的紅利已經過去了,xBC在未來兩三年內,有十倍的增長空間,從20GW做到兩三百GW不是太稀奇的事情!”
n型技術融合引領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
近兩年來,行業提出THBC概念,也有企業稱作HTBC,不論名稱如何,實質是TOPCon跟異質結技術的融合。該技術正面全部用管式的PECVD來實現,背面n區可以用管式的PECVD來實現。對于p+ poly鈍化性能比較差的問題,用異質結的非晶硅或者納米晶硅來代替。
沈文忠教授表示,該方案應該是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企業進入了中試階段,平均效率可以達到27%,結果非常好。他認為,這種電池技術未來兩三年之內會成為晶硅電池的終極方案,因為它兼具效率和成本的特色。
晶硅電池效率達到28%之后,要進一步突破30%,未來的必須走疊層電池的技術路線。對于鈣鈦礦薄膜電池而言,由于設備高昂、大面積效率提升困難等問題,鈣鈦礦與晶硅疊層技術也是其必經之路。
最后,沈文忠教授寄語行業:雙碳目標指引下的光伏產業蓬勃生機!n型轉型驅動下的光伏技術如虎添翼!激烈競爭形勢下的光伏創新重中之重。
來源:光伏頭條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