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30 來源:國際能源網編譯
近日消息,一場看似瑣碎的歐盟活動安排爭論,卻撕開了德國能源政策分歧的口子。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經濟部長凱瑟琳娜?賴歇與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環境部長卡斯滕?施奈德,在可再生能源、氣候保護和核能等關鍵議題上,立場針鋒相對。
六月中旬,賴歇在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外長會談期間,面臨兩個晚間活動選擇:與支持可再生能源擴圍的國家代表會面,或是與核能擁護國代表交流。歐盟 27 國中有 12 國擁有核電站,法國以 55 座核反應堆位居前列。盡管德國在 2011 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后,由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推動逐步淘汰核能,并于 2023 年春季關閉最后一座核電站,賴歇仍選擇出席核能國家會議,這一決定直接觸怒了負責德國核安全事務的施奈德。施奈德強調:“我們已決定逐步淘汰核電,這也得到社會認可,德國目前和未來都不會對核能工業作出承諾?!?/p>
雙方矛盾的根源,早在 5 月底便已顯現。當時賴歇在布魯塞爾宣稱對所有能源技術持開放態度,導火索則是法德聯合發布的能源政策文件。該文件提出,兩國能源政策將基于 “氣候中和、競爭力和主權”,意味著歐盟將推廣所有低排放能源。法國憑借眾多核電站踐行這一理念,因其運行時幾乎不排放溫室氣體,被支持者視為氣候友好型能源,但核鏈式反應控制及核廢料處理的風險,始終是核能爭議的焦點。
在能源政策的另一關鍵領域 —— 新建燃氣發電廠上,兩人的分歧同樣顯著。賴歇上任后提出新建 20 座燃氣發電廠的計劃,規模遠超上屆政府。而負責德國氣候目標的施奈德對此憂心忡忡。德國政府氣候問題專家委員會于 5 月中旬發出警告,稱 2045 年實現氣候中和目標亟需具體規劃支持,委員會成員馬克?奧利弗?貝茨呂格直言:“目前尚不清楚聯邦政府打算如何在 2045 年實現氣候中和。” 新建燃氣發電廠雖比燃煤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量低,但 20 座的規模仍可能嚴重危及德國氣候目標的達成,進一步加劇了雙方在能源政策上的矛盾與對抗。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