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21 來源:氫能匯
氫能匯(微信公眾號h2-2005)為您精選一周內氫能行業代表性的事件,歡迎讀者朋友在文末“寫留言”處,與我們互動、交流、探討。
本周,氫能政策方面,集中在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工信部聚焦低碳技術,開展綠電—綠氫—石化耦合等技術標準研制;北京市和臨海市出臺氫能全方位支持政策;江西省培育發展氫能產業鏈;山東省實施氫儲生物質能創新增效行動等。
制氫方面,本周有多個第一。我國首個工廠化海水直接制氫科研項目建成;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項目一次開車成功;國內首個百千瓦SOEC電解水制氫側線裝置示范運行;雙良首臺5000方電解槽即將實證應用;興燃科技將建PEM電解水制氫裝備生產基地等。
氫能儲運方面:世界最大輸量綠氫管道計劃2026年底建成投運;湖南石化設計的純氫管道輸送科技試驗平臺建成;陜西省同意建設國內首個有機液態儲氫領域的省級平臺等。
加氫站方面,最大的亮點是天津市出臺的加氫站布局規劃,到2030年,加氫站保有量達83座,全市日加氫能力超100噸等。
氫能應用方面,碩果累累。美錦能源全國首家氫能交易平臺上線;全國首艘氫動力集裝箱船舶成功下水;全國首臺GVPI技術500MW級全氫冷發電機在瓊安裝就位;河鋼全球首條氫冶金綠色汽車板連鑄生產線投產;凱豪達氫能源助力上海首個零碳氫儲示范項目建設等。
氫燃料電池方面,國內首套最大單機功率百千瓦級高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制成功;英泰力能(IE)推出新型氫燃料電池;德燃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揭牌;億華通和豐田合作增資華豐燃料電池19億日元等。
海外氫能方面,麥肯茲伍德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氫氣電解槽將占全球非歐洲和北美訂單的三分之一以上;摩洛哥南部一期綠色氫氨項目將獲 40 億美元投資;阿曼宣布第三輪綠色氫能項目;歐盟委員會批準30億歐元德荷氫能全球進口計劃等。
氫能政策
1、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12月15日,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積極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完善產業發展管理機制。推動可持續航煤、纖維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綠氨等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來源:國家能源局)
2、工信部:聚焦低碳技術,開展綠電—綠氫—石化耦合等技術標準研制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行動方案》聚焦低碳技術,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氫冶金、綠電—綠氫—石化耦合等技術標準研制。(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3、浙江臨海:氫能10種補貼規則!最高500萬!
12月13日,浙江臨海市發布《臨海市氫能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征求意見稿) 。通知提出:“對我市氫能產業投資項目:生產性設備投資額500萬元(含)以上的,按設備投資額的15%給予補助,最高500萬元;生產性設備投資額500萬元以下的,按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來源:臨海市人民政府)
4、北京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給予加氫站10元/公斤氫氣運營補貼!
12月17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北京市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文件提到,對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提供加氫服務并承諾氫氣市場銷售價格不高于30元/公斤的加氫站,按照10元/公斤的標準給予氫氣運營補貼,有效期至2025年8月。(來源:北京市經信委)
5、江西:培育發展氫能產業鏈,加速發展氫能“制儲輸用”技術裝備
近日,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支持合成氨原料低碳替代,支持建設綠氫煉化工程,培育發展氫能產業鏈,加速發展氫能“制儲輸用”技術裝備。(來源: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6、山東:實施氫儲生物質能創新增效行動
12月19日,山東省科技廳等11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研發高效率、長壽命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關鍵材料,突破海水制氫、副產氫規模化純化技術,以及高壓氫氣儲運、固態/液態儲氫等技術。研制高效低成本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開展多場景應用。建設氫能多場景融合智慧管控數據平臺,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協同發展。到2027年,全省純氫供應能力達到10萬—20萬噸/年,燃料電池產品裝機量超過500MW,全產業鏈創新生態體系更加完備。(來源:山東省科技廳)
氫制取
1、雙良首臺5000方電解槽即將實證應用
近日,閎揚新能源發展集團(吉林)與雙良達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在閎揚新能源發展集團(吉林)開發的新疆伊犁、阿勒泰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中,將采用雙良最新一代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系列堿性水電解槽。單臺最大產氫量可達5000Nm3/h,標志著電解槽產品應用規格由常規1000Nm3/h拓展5000Nm3/h。(來源:雙良集團)
2、我國首個工廠化海水直接制氫科研項目建成
12月13日,我國首個工廠化海水直接制氫科研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煉化氫能“產研加”示范園內建成試運行。據了解,此次建成的海水制氫項目,由青島煉化和中石化大連院共同開發建設,是我國首次直接在石化園區實施并實現產品回收應用的百千瓦級工廠化海水制氫項目。(來源:青島西海岸)
3、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項目一次開車成功
近日,中國化學天辰公司拿總設計的內蒙古寶豐煤基綠氫與煤化工耦合碳減排創新示范項目首系列各裝置順利開車投產,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公司副總經理蘆玲出席投產儀式。(來源:中國天辰)
4、隆基氫能與歐洲客戶攜手推進北歐重要氫能項目
隆基氫能近期與某歐洲客戶成功簽訂電解槽系統采購訂單,將為位于挪威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綠氫項目提供多臺套千立方級的安全、高效、低電耗的Hi1系列電解槽及其輔助系統(BoP)。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開始運營,通過以電子燃料(e-fuels)替代化石燃料,為全球氣候目標的實現作出重要貢獻。(來源:隆基氫能)
5、國內首個百千瓦SOEC電解水制氫側線裝置示范運行
近日,由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百千瓦固體氧化物(SOEC)電解水制氫側線裝置在中原油田示范運行。該項目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總制氫功率達105千瓦,首次實現產品氫氣增壓純化功能且純度達99.999%,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對推進新型綠氫技術產業化具有示范意義。(來源:中國石化)
6、總投5億!興燃科技將建PEM電解水制氫裝備生產基地
12月18日,西咸新區舉行2024年四季度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竣工活動,項目共計151個,總金額689.39億元。此次現場簽約落地涇河新城的興燃科技總部及制氫裝備研發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將企業總部遷轉至涇河新城,是“產業基金+資本招商”模式的典型案例。項目建設PEM電解水制氫裝備生產基地、華北電力大學氫能聯合實驗室等。(來源:西咸新區涇河新城)
7、俊瑞集團與雙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俊瑞綠氫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與雙良集團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舉行座談交流會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動開發風光綠電,拓展氫氨醇站車一體化項目落地,前瞻性布局裝備制造和電解槽測試維保基地,以及雙方發揮各自在當地的產業優勢,為當地政府引進投資機會,共同打造氫能產業生態集群,推動應用端商業化發展。(來源: 來源:俊瑞氫能集團)
氫能儲運
1、世界最大輸量綠氫管道 計劃2026年底建成投運
日前從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康保至曹妃甸氫氣管道工程正處于勘察測量階段,進行管材、閥門等氫相容性試驗評價。預計2026年底投運后,將成為世界最大口徑、最大輸量的綠氫管道,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地區氫能一體化發展。(來源:曹妃甸發布)
2、神木市政府與氫易能源簽訂有機液態儲氫項目投資框架協議
近日,神木市政府與陜西氫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機液態儲氫項目投資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神木舉行。簽約儀式上,雙方就項目合作、神木市情及氫能產業發展等有關情況進行介紹,韓秀晉與王斌簽訂有機液態儲氫項目投資框架協議。(來源:氫易能源)
3、氫易能源牽頭建設陜西省常溫常壓液態氫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12月18日,根據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陜西省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運行工作指引》(陜科辦發〔2021〕22號),經研究,同意建設“陜西省常溫常壓液態氫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6家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這是國內首個有機液態儲氫領域的省級平臺。(來源:氫易能源)
4、湖南石化設計的純氫管道輸送科技試驗平臺建成
12月19日,湖南石化“純氫管道輸送科技試驗平臺”參建人員正在對項目管道法蘭進行檢查和緊固。標志著該公司負責建設的純氫管道輸送科技試驗平臺項目已經完工。(來源:湖南石化)
加氫站
1、天津到2030年的加氫站保有量達83座
12月18日,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網站發布關于對《天津市加氫站布局規劃》征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天津加氫站布局方案,規劃到2030年,保留現狀15座加氫站,規劃新建61座商用加氫站,7座企業自用加氫站,新增加注能力為94000千克/日,全市日加氫能力可達106260千克/日,可滿足4400輛氫燃料電池重型貨車使用需求。(來源: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2、韓國放寬城市加氫站規定 允許在學校附近建加氫站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2月18日公布《高壓氣體安全管理法施行規則修正令》,其中包含放寬加氫站間距等規定,支持城市加氫站擴建,將于明年5月實施。根據規定,加氫站只能安裝在距離學校、日托中心和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至少17至30米。距離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物的住宅,至少12至20米的地方。(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
3、成都新華油氫合建站項目招標
日前,成都新華加氫加油站項目開始招標。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三級加氫加油合建站,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500 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罩棚水平投影面積約510平方米,設3臺六槍潛油泵加油機;設4座 SF雙層防滲承重埋地油罐,其中2座30立方米柴油儲罐,1座30m立方米92#汽油儲罐,1座30m 立方米95#汽油儲罐;新建充電車位10個,站房屋面設置光伏板;設置加氫機1臺,儲氫瓶組與氫氣長管拖車總容積(水容積)不超過16立方。計劃工期:180日歷天。(來源: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
氫能應用
1、清能股份與同濟大學成立 “氫能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
12月17日,清能股份與同濟大學在上海滴水湖正式舉行了“氫能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成立簽約儀式。此次合作旨在大力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來源:清能股份)
2、全國首艘氫動力集裝箱船舶成功下水
12月18日上午,搭載國鴻氫能燃料電池系統的全國首艘內河64標箱氫燃料電池動力集裝箱船舶“東方氫港”號成功下水。這是國鴻氫能在船舶領域打造的首個大功率重載項目,標志著國鴻氫能在交通領域創新應用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來源:國鴻氫能)
3、全國首臺GVPI技術500MW級全氫冷發電機在瓊安裝就位
近日,全國首臺采用GVPI技術的500MW級全氫冷發電機在位于三亞的華能南山電廠氣電擴建項目主廠房成功安裝就位,為項目高標準高質量沖刺投產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據介紹,GVPI技術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介電強度,以及良好的導熱性和抗潮性、抗輻射性。(來源:華能海南發電)
4、氫灣制氫裝備檢測中心簽約落地武進
12月18日,由易能新源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設立的氫灣制氫裝備檢測中心簽約落地武進,助力常州打造制氫和氫能裝備生產基地。據悉,氫灣制氫裝備檢測中心由綠色電源、測試平臺、輔助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綠色電源擬配置光伏發電50兆瓦,研究驗證光伏耦合制氫技術,降低測試成本;測試平臺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要開展電解槽以及系統性能測試、先進電極、隔膜、膜電極等核心部件測試等。(來源:武進區人民政府)
5、美錦能源:全國首家氫能交易平臺上線
12月16日,美錦能源舉行全國首家氫能交易平臺上線儀式。中國氫能交易平臺將圍繞制氫廠、物流企業、氣體貿易商、加氫站、工業客戶等主要用戶,提供價格資訊發布、線上掛牌與交易、線上簽約與支付結算功能,為供需雙方提供一站式交易服務。(美錦能源)
6、河鋼全球首條氫冶金綠色汽車板連鑄生產線投產
12月16日,河鋼全球首條氫冶金綠色汽車板連鑄生產線投產儀式在河鋼集團張宣科技舉行。此次生產線投產是河鋼繼2022年12月16日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線貫通、2024年3月29日國內首個“氫基豎爐—近零碳排電爐新型短流程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啟動實施以來,加快綠色低碳深度轉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實現了河鋼綠色汽車板工藝路線全鏈條貫通,更彰顯了中國鋼鐵持續引領世界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務實行動和創新示范。(來源:河鋼集團)
7、凱豪達氫能源助力上海首個零碳氫儲示范項目建設
12月12日,“氫風已至 儲達未來”零碳氫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啟動儀式于上海嘉定氫能港核心區的上海氫儲能動力基地舉行,該項目不僅是上海首個集源、網、荷、儲于一體的全閉環零碳氫儲工程,也標志著氫電耦合(將氫能和電能相互轉化、高效協同的能源網絡技術)和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的創新技術模式成功落地,為全國清潔能源轉型提供可參考路徑。(來源:凱豪達氫能源)
氫燃料電池
1、國內首套最大單機功率百千瓦級高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制成功
12月16日,由中廣核研究院和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發的100kW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以下簡稱SOFC)發電系統完成滿功率出廠測試并包裝發貨,標志著國內首套最大單機功率百千瓦級高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制成功。(來源:中國廣核)
2、英泰力能(IE)推出新型氫燃料電池
英泰力能(IE)日前推出新型氫燃料電池,有望開啟乘用車零排放的未來。IE的燃料電池是一種具有商業可行性的交鑰匙解決方案為乘用車市場在英國開發的第一個發動機形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堆的功率為157千瓦,比類似的乘用車替代品更強大熱交換器體積縮小30%,為汽車制造商帶來包裝優勢技術推廣可為汽車行業帶來變革性變化。(來源:英泰力能(IE))
3、以“氫”促“新”——“德燃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揭牌
12月18日,2024首屆中歐氫能產業發展對接會在無錫舉行,對接會上,“德燃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將與德國舍弗勒中心等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合作,整合國際領先的技術和資源,為無錫加快打造氫能源產業鏈貢獻力量。(來源:來源:德燃動力)
4、燕山石化成為華北最大燃料電池氫供應基地!
12月18日,燕山石化1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氫氣提純設施完善項目投產。至此,燕山石化燃料電池氫總產能超過8000噸/年,可為京津冀地區提供24噸/天的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燃料電池氫供應基地,對中國石化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助力北京地區氫能源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來源:中國石化)
5、億華通和豐田合作增資華豐燃料電池19億日元
12月17日,億華通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豐田汽車擬共同向合營公司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增資共計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61.35萬元),其中公司擬增資金額為9.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80.68萬元)。據悉,本次增資完成后,華豐燃料的注冊資本將由45億日元增加至6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185.60萬元),億華通對華豐燃料的持股比例仍為50%保持不變,華豐燃料仍屬于公司與豐田汽車共同控制的合營公司。(來源:億華通)
國際氫能
1、麥肯茲伍德:2025年中國氫氣電解槽將占全球非歐洲和北美訂單的三分之一以上
根據分析公司伍德麥肯茲的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公司將在2025年占據全球非歐洲和北美市場氫氣電解槽訂單的至少三分之一。報告指出,這一預期基于多個因素,包括對綠色氫氣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國電解槽在成本、制造能力和交貨時間上的競爭優勢。(來源:路透社)
2、摩洛哥南部一期綠色氫氨項目將獲 40 億美元投資
摩洛哥當地開發商Dahamco表示,公司位于摩洛哥南部、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達赫拉半島的綠氫氨項目總投資達 2540 億摩洛哥迪拉姆,公司已準備好在該項目的首個 1.5 GW階段投入 400 億摩洛哥迪拉姆(約合 40 億美元)。達哈姆科公司總裁Tom Hanson向摩洛哥當地一家報紙表示:“截至目前,項目設計已全部完工,聯合投資方已就位,市場銷路也已清晰明確。實際上,我們為推進項目已籌備了一段時間。”(來源:FuelCellChina)
3、阿曼宣布第三輪綠色氫能項目
據阿曼媒體近日報道,阿曼氫能公司在其組織的“投資者日”活動上宣布啟動阿曼綠氫項目土地第三輪公開招標,計劃于 2025 年第一季度開始,2025年第四季度或2026年第一季度公布中標項目。(來源: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4、西班牙MIBGAS推出首個可再生氫價格指數 MIBGAS IBHYXMIBGAS 今日推出
首個伊比利亞可再生氫價格指數,價格為每公斤 5.85 歐元(每兆瓦時 148.36 歐元)。今年早些時候由 MIBGAS 牽頭成立的工作組參與了可再生氫參考價格計算方法的制定工作,旨在得出可靠、穩健、不易被操縱且能體現基于成本的代表性信號。(來源:FuelCellChina)
5、豐田、本田拿到日本政府巨額補貼
近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披露,為了加強本國電池供應鏈,日本政府承諾向豐田汽車、日產汽車等相關的動力電池項目提供高達3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4.4億元)的補貼。(來源:豐田)
6、歐盟委員會批準30億歐元德荷氫能全球進口計劃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批準一項30億歐元(31.2億美元)的德荷計劃,從非歐盟國家進口綠色氫,在德國和荷蘭銷售。德國和荷蘭將分別向H2Global雙重拍賣計劃承諾27億歐元(28.1億美元)和3億歐元(3.12億美元),該計劃將以最低成本購買綠色氫,并以最高價格在歐盟出售。預計將支持全球近1.9GW電解產能的建設,援助將通過競爭性招標程序授予,委員會表示,這可能會在2025年完成。(來源:歐盟委員會)
來源:氫能匯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