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21 來源:國家發改委
11月19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11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出席發布會,介紹投資項目審批、近期出臺政策等情況,并就經濟形勢、“兩新”政策、民營經濟、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家政服務業產教融合、以工代賑、能源保供迎峰度冬、中歐班列等方面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在解答關于碳排放統計核算方面的問題時強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統計核算,是指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計量、統計和分析的過程,簡單理解就是核算生產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摸清碳排放底數。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摸清了底數,才能更好推進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實施碳減排政策、進行國際談判履約。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但這項工作涉及多個層級、多類主體、多種維度,目前在數據質量和時效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為支撐“十五五”期間開展碳排放雙控,今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聚焦破解當前碳排放統計核算面臨的關鍵短板制約,著力推動各層級、各領域、各行業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水平。”
“《方案》針對區域、行業、企業、項目、產品等五個核算場景,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任務。區域方面,重點是建立全國及省級地區碳排放數據年報、快報制度,為碳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礎。行業方面,重點是聚焦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工業行業,以及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開展碳排放核算工作,解決行業間碳排放核算范圍不明確問題。企業方面,重點是健全企業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序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同時研究非化石能源電力碳排放計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碳匯等抵扣方法,加強和完善企業碳排放管理。項目方面,重點是構建項目碳排放和碳減排核算評價體系,研究設定重點行業投資項目碳排放準入水平,從項目源頭控制碳排放水平。產品方面,重點是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也就是要跟蹤產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等各環節碳排放的情況,為核算產品碳排放提供基礎支撐。此外,《方案》還明確了建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推進先進技術應用和新型方法學研究、加強國際合作等重點任務,為碳排放統計核算提供技術支持。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工作統籌,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協調機制,指導各地出臺碳排放核算工作指引和方法指南,推動有關部門抓好任務落實,盡早構建形成系統完備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在能源保供方面,李超介紹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統計核算,是指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計量、統計和分析的過程,簡單理解就是核算生產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摸清碳排放底數。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摸清了底數,才能更好推進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實施碳減排政策、進行國際談判履約。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但這項工作涉及多個層級、多類主體、多種維度,目前在數據質量和時效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為支撐“十五五”期間開展碳排放雙控,今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聚焦破解當前碳排放統計核算面臨的關鍵短板制約,著力推動各層級、各領域、各行業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水平。
《方案》針對區域、行業、企業、項目、產品等五個核算場景,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任務。區域方面,重點是建立全國及省級地區碳排放數據年報、快報制度,為碳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礎。行業方面,重點是聚焦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工業行業,以及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開展碳排放核算工作,解決行業間碳排放核算范圍不明確問題。企業方面,重點是健全企業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序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同時研究非化石能源電力碳排放計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碳匯等抵扣方法,加強和完善企業碳排放管理。項目方面,重點是構建項目碳排放和碳減排核算評價體系,研究設定重點行業投資項目碳排放準入水平,從項目源頭控制碳排放水平。產品方面,重點是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也就是要跟蹤產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等各環節碳排放的情況,為核算產品碳排放提供基礎支撐。此外,《方案》還明確了建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推進先進技術應用和新型方法學研究、加強國際合作等重點任務,為碳排放統計核算提供技術支持。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工作統籌,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協調機制,指導各地出臺碳排放核算工作指引和方法指南,推動有關部門抓好任務落實,盡早構建形成系統完備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