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12 來源:國能日新
近年來,美國大力推動核電出口,制定了一系列核能發展激勵政策,不斷完善本國核能供應鏈,逐步提高其核能領域競爭力,并將中俄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及限制對象,開發足跡以歐美市場為主,逐漸向東南亞、非洲等市場延伸,業務方向涉及大堆、先進堆、核燃料等多個領域,同時加強與歐洲以及日韓國家的同盟關系,通過緊密合作遏制中俄核能領域發展。
美國核電發展政策
特朗普政府核能發展政策
自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就大力發展核能,其目的在于對內重振美國核能供應鏈、對外加強技術轉移管控,以確保美國國家安全及維護其全球核技術優勢,兼顧了美國保持國家核技術能力和維護美國核技術優勢以及競爭力的目標,主要體現在《核能創新與現代化法案》、《先進核能技術法案》、《美中民用核能合作政策框架》、《先進堆開發與部署愿景和戰略》等若干關鍵政策文件中。
拜登政府核能發展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旨在通過推進核供應鏈發展,建立核電同盟伙伴關系來重振核工業,并制定一系列核能發展計劃與激勵政策。2021年,拜登簽發了《兩黨基礎設施法案》,法案涉及為美國民用核信貸計劃提供60億美元資金,以支持國內核電站運行及新建。此外,拜登簽發了美國《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投資3690億美元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能源安全。
根據該法,未來美國政府將采取多項措施支持核能發展,其中包括:對在運和新建核電站實行稅收抵免,對于在運機組,自2024-2032年,為其提供每千瓦時0.015美元的生產稅抵免,對于新投資核電站實行30%的投資稅收減免;為能源部(DOE)提供2500億美元資金貸款和擔保,用于鼓勵升級和重啟包括核電站在內的清潔能源設施;提供7億美元幫助完善其高豐度低濃鈾(HALEU)國內供應鏈;為提高美國核能研發能力,DOE核能辦公室撥款1.5億美元用于加強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美國近年來也發布了一系列《核供應鏈深度評估報告》以及《維護供應鏈安全以大力推進清潔能源轉型的綜合戰略》等報告,明確提出其主要核能發展方向:
一是促進國內核電站延壽及新建。保持國內輕水反應堆繼續運行并延長運行許可期限,完成大型輕水反應堆新建計劃。
二是加快先進反應堆部署,完成“先進反應堆示范計劃” (ARDP)。DOE貸款項目辦公室提供120億美元貸款擔保,幫助完成格特勒核電站的擴建以及支持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建造美國第一個Nuscale小堆,利用現有退役煤電廠的基礎設施建設小堆,實現電廠重新發電。
三是建立安全可靠的國內HALEU供應鏈。支持建設國內HALEU生產廠,提高HALEU商業生產能力,為先進反應堆進行可靠的燃料供應。
四是為乏燃料貯存設施選址,目前正就潛在選址征求公眾意見。
近期海外市場開發情況
美國大堆出口實現新突破, AP1000核電技術在歐洲市場拓展步伐加快。2022年11月,美國和波蘭兩國政府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將在核電站建設、運營和退役方面開展合作,美國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將幫助波蘭在波美拉尼亞省盧比亞托沃-科帕利諾(Lubiatowo-Kopalino)建設3臺AP1000核電機組。除波蘭外,Westinghouse先后與捷克和烏克蘭簽署大堆領域合作協議。
先進堆領域合作多點開花。目前,美國與羅馬尼亞、波蘭、捷克、烏克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加納、南非、肯尼亞、哈薩克斯坦、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國簽署過不同程度的核電合作協議,主要以Nuscale小堆、BWRX-300、SMR-160、熔鹽堆等堆型合作為主,海外部署足跡遍及歐洲、中東歐、非洲、東南亞、拉美等地區。
燃料領域合作逐步推進。現階段,美國已與烏克蘭、保加利亞、捷克、立陶宛、芬蘭等國家開展核燃料及退役領域合作, Westinghouse將為保加利亞Kozloduy 5號核電機組提供核燃料,并與捷克?EZ公司簽署協議,為其Temelin核電站供應燃料組件。
美國近期國際合作情況
打造國際核電行業緊密“盟友伙伴”。近年來,美國加強與部分主要核能發展國家在核電領域的合作,與韓國在核電建設、退役、核設備、核技術應用、核燃料、聯合出口第三國等領域開展合作;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在小堆部署方面的合作愈加密切,利益捆綁愈加緊密,合作領域包括投資、設計審查、聯合研發、設備制造等方面;與西班牙就聯合生產VVER-400反應堆燃料開展合作,旨在共同為歐洲14臺同類型機組供應燃料;此外,美國也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加強鈾轉化等核燃料領域合作,以降低對俄羅斯核燃料的依賴。以上舉措一方面通過強強聯合,加速完善美國核能供應鏈,提高自主性。 爭取美國核能領域國際話語權。美國在《2021年核能戰略愿景》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增強在國際核能組織中的參與力度并獲得領導地位。因此,美國積極利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國際組織平臺,通過發布倡議、開展會議及專項工作組等形式,積極參與核領域全球治理,為美營造核能領域國際話語權,影響國際核電技術標準制定,為其核電技術進入國際市場鋪路。
主要開發策略
近年來,美國制定了包括為核電出口提供利好政策和資金支持、積極推動先進反應堆研發及部署、強化核能供應鏈、與其他主要核電國家密切合作,打造國際核電行業緊密同盟關系、遏制競爭對手等舉措來獲取海外訂單。
政府為核電出口提供外交及資金支持。
美國近年來大力推動核能出口,根據DOE 2022年2月發布的《核供應鏈深度評估報告》,擴大先進核能技術出口是其未來核能發展長期目標之一。為此,美國借助政府高層外交積極推動核電技術出口,核能領域合作更是成為其高訪常見議題之一。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韓國、日本期間,副總統哈里斯在訪問泰國、菲律賓、波蘭等國期間都曾就核能領域合作進行洽談并達成共識。
此外,無法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融資方案一直被視為美國核技術出口的潛在障礙,為此,美國2020年正式取消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對海外核能項目撥款禁令。為鞏固與羅馬尼亞核能領域合作,美國進出口銀行也向羅提供30.5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建設切爾納沃達核電站,以及提供1400萬美元與羅馬尼亞一起進行小堆技術研究工作。撥款禁令的解除為美國獲取海外訂單提供了強有力的融資支持,同時美國銀行向市場國提供核技術研究資金,也為其后期獲取核能項目奠定了合作基礎。
強化絕對領先的全球核技術能力,通過核電技術優勢搶占市場。
目前,美國已啟動先進反應堆示范計劃(ARDP),根據該計劃,美政府將為其選定先進堆示范項目提供約1.6億美元的初始資金支持,并提出了《2023年加速部署多功能、先進核能清潔能源》法案,旨在通過提供監管支持、促進常規能源廠址再利用等措施,支持美國核技術在國內外的部署(目前還在法案介紹階段)。目前,美政府已為多家本土企業、國家實驗室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進行小堆技術研發、商業部署以及建設先進堆燃料廠等工作,提升對先進小堆的供應與保障能力,完善相關供應鏈,力爭搶占全球核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通過以內促外,推動小堆出口。
重塑聯盟伙伴關系,通過地緣政治影響力獲取訂單。
一方面,美國積極拓展其固有盟國市場,加強與韓國核能合作,共同開發第三國核電市場,并與歐洲多國簽署核能領域合作協議。
同時,加大對核電新興市場的資金和技術研發支持力度,制定多種核電領域合作計劃,試圖將非洲、東南亞、東歐、南美等地區市場國拉入自身陣營,形成以美國核電技術為核心的聯合發展圈。例如,美國提出“負責任地使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的基礎設施項目計劃”(FIRST),并積極向各市場國進行宣傳。目前,愛沙尼亞、加納、日本、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菲律賓、韓國、羅馬尼亞、烏克蘭等國均與美國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加入美國FIRST計劃,這為美國后續推動其小堆技術在上述市場國落地打開了新局面。
另一方面,美國與其盟友采用外交聯合的手段,憑借政治施壓以及利益引導,在全球范圍內擠壓競爭對手海外市場開發活動空間??v觀中俄在羅馬尼亞、波蘭、捷克、英國、芬蘭核電項目受阻的背后,不乏美國操縱的身影。
遏止競爭對手相關措施
采取出口管控以及制裁措施,限制競爭對手核能發展。DOE發布的《重塑美國核能競爭優勢:確保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提出,美國應采取措施打壓中、俄兩國核電發展,進軍目前由中、俄兩國國有企業控制的市場。2022年2月,DOE發布《核能供應鏈深入評估報告》,再次強調美國必須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抵御來自中俄等國的競爭。美國近年來通過技術出口管制、金融制裁、輿論抹黑等手段使競爭對手面臨國際供應鏈隔離、資金封鎖、企業形象受損等風險。由此使得競爭對手的合作方因擔心連帶制裁、資金鏈斷裂、履約能力降低、公眾輿論等因素避免或暫停與之合作,從而為美國進入競爭對手核電市場制造機遇窗口期。
通過知識產權布局擠兌他國核電技術落地海外。目前,國際核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美、法、俄等核能傳統強國積極布局海外知識產權體系,借助專利先行搶占海外核電市場。未來不排除美西方核電企業,抓住某些非關鍵設計點進行戰略性專利布局,為其競爭對手開發相關海外市場帶來侵權風險。
構建排除中俄的核能供應鏈體系。近年來,美國加強與部分主要核能國家合作,逐步建立其國際核能競爭聯盟,計劃搭建歐美主導的核能供應鏈體系,以此擺脫對中俄在核能供應鏈上的依賴。例如今年3月,拜登和加拿大總理賈斯· 特魯多已就在北美發展安全可靠的核燃料供應鏈,并建立伙伴關系達成合作共識。雖然美西方國家未明確排斥與中方合作,但已初步呈現對華孤立形勢,未來與主要核能國家合作進程或將受到一定影響。
對策與建議
積極推動政府高層外交。美國已將核能合作上升至國家戰略,因此建議積極推動將核能合作納入雙邊、多邊領導人會談議題或政府合作機制,通過政府高層外交推動核能領域合作落地,同時向我重點國別駐外使團派駐核能專員或為使團賦能。對于已有深入合作的國家,建議向我國駐外使團派駐核能參贊或核能專員;對于已有一定核能合作基礎的重點跟蹤市場國家,建議為使館駐外機構賦予核能技術宣傳推廣的職能。
加強與主要核電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核能合作。建議系統性梳理與相關核電發展大國的潛在合作領域,積極建立國際核能合作伙伴關系并形成合力,打造利益共同體,通過優勢互補增強我國核電出口競爭力。
此外,充分利用IAEA、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世界核學會(WNA)等國際專業機構渠道,深度參與國際核領域規則、國際議題的制定、小堆等標準制定等,積極參與核能領域的全球治理,進一步豐富與國際機構的合作形式,例如派遣更多的專家在國際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聯合舉辦國際會議、開展合作培訓等,通過此類活動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事務,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核能治理方面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提出以我為主導的核能領域國際合作倡議。美國已啟動 FIRST 計劃,并積極將此計劃推廣到其合作國與市場國。建議我方可考慮借助舉辦國際會議等契機,提出以我為主導的小堆等領域合作計劃或倡議,配備相應基金,與我潛在合作國和市場國共同探討國際標準制定、技術聯合研發、市場開發等方面合作,提高我號召力,引導核能發展方向。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財經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