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4-27 來源:中國能源報
4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結構轉型深入推進、質量效率穩步提高三大主要目標。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要提高到51.9%左右。
在持續增強保供能力方面,全國能源生產總量將達到47.5億噸標準煤左右,能源自給率穩中有升。原油穩產增產,天然氣較快上產,煤炭產能維持合理水平,電力充足供應,發電裝機達到27.9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36萬億千瓦時左右,“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3.1億千瓦左右。
在深入推進結構轉型方面,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5.3%。穩步推進重點領域電能替代。
在穩步提高質量效率方面,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降低2%左右。跨省區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合理區間,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持續保持合理水平。新設一批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短板技術裝備攻關進程加快。
在目標落實過程中,《指導意見》指出,要著力抓好幾方面工作。
首先,在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上,《指導意見》強調,夯實化石能源生產供應基礎。有序推進煤礦先進產能核準建設,推動在建煤礦盡快投產達產,增強煤炭增產保供能力。積極推動瑪湖、富滿、巴彥及渤海等原油產能項目上產,加快建設陜北、川南、博孜—大北等重要天然氣產能項目。抓緊抓實“五油三氣”重點盆地及海域的油氣增產上產,推動老油氣田保持產量穩定,力爭在陸地深層、深水、頁巖油氣勘探開發、CCUS促進原油綠色低碳開發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
提高能源系統調節能力。大力推進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加快建設具備條件的支撐性調節性電源,開工投產一批煤電項目。健全完善抽水蓄能發展政策體系,加快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項目。以地下儲氣庫為主、沿海LNG儲罐為輔,推進儲氣設施集約布局,加快大慶升平、重慶銅鑼峽和黃草峽、河南平頂山、江蘇淮安等地下儲氣庫開工建設。穩妥推進煤炭儲備基地建設,提升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
強化安全風險管控。推動建立能源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強化能源安全風險預研預判。以迎峰度冬和迎峰度夏為重點,持續做好電力供需平衡預警、“一省一策”建議發布等電力保供工作。強化直流輸電系統、電力二次系統、新能源并網等安全風險管控,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有效管控大電網安全。強化電力應急能力建設,推進國家級電力應急基地研究布局,開展跨省區大面積停電演練。
其次,在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上,《指導意見》明確,要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推動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并網投產,建設第二批、第三批項目,積極推進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穩妥建設海上風電基地,謀劃啟動建設海上光伏。大力推進分散式陸上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推動綠證核發全覆蓋,做好與碳交易的銜接,完善基于綠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科學設置各省(區、市)的消納責任權重,全年風電、光伏裝機增加1.6億千瓦左右。
積極推進核電水電項目建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建成投運“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廣西防城港3號機組等核電項目,因地制宜推進核能供暖與綜合利用。核準建設雅礱江牙根一級,金沙江上游昌波等水電站項目。推動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規劃,建設雅礱江、金沙江上游等流域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制定長江流域水電生態化開發方案,有序開發長江流域大中型水電項目。
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穩步提升煤炭洗選率,開展富油煤分質分級利用示范,提高清潔煤和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促進油氣上游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研究修訂天然氣利用政策。出臺促進煉油行業低碳高效發展相關指導意見,推進煉油產能結構優化與布局優化。加強成品油生產管理,保障國ⅥB標準車用汽油穩定供應。
同時,要積極推動能源消費側轉型,加快培育能源新模式新業態。
針對提升能源產業現代化水平、扎實推動區域能源協調發展、加強能源治理能力建設和擴大能源領域高水平開放合作等方面工作,《指導意見》也作出了明確要求。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財經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