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11 來源:國際能源網
【國際能源網 現場報道】當地時間12月10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締約方大會第16屆會議(COP16)“荒漠區光伏電站規劃與生態設計”邊會在沙特利雅得舉辦,邊會由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寧夏龍源新能源公司聯合主辦,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承辦。
本次邊會旨在深入探討光伏與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路,推動新能源在全球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應用。同時,本次邊會發布光伏電站促進荒漠化治理發展倡議,啟動光伏生態協同創新實證基地和科學研究平臺。
會議上,內蒙古頤祥杰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虞毅博士發表了“規模化防沙治沙的綠色低碳模式”的主題報告,從規模化防沙治沙的背景、綠色低碳治沙模式、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術、近自然植被修復、產業治沙、規模化效益與應用前景六部分展開介紹,介紹了綠色低碳治沙模式、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術和產業治沙優勢。
內蒙古頤祥杰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虞毅博士
2020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宣布了到2040年減少世界50%退化土地的雄心。國際社會承諾,根據從波恩挑戰到土地零退化目標等各種國際進程,到2030年恢復10億公頃退化土地。然而實踐中卻面臨著規模低于100公頃,手工作坊式的技術水平及資金籌集緩慢的痛難點。
虞毅博士介紹,經過多年研究,大家得到初步的共識,資金、人才、新技術,私營與民間機構的參與,植被恢復規模及能力建設可實現項目運營的規模化。要實現規模化的防沙治沙與探索綠色低碳的治沙模式結合,從資金效率、減排降耗、降低成本、全生命周期評價、政策支撐等角度來說能夠實現可持續性。“要實現綠色低碳治沙模式,我們采用了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術與近自然植被修復理念相結合的模式。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術主要運用以沙治沙的理念,用生物降解的材料來替代傳統的治沙手段,具備無需道路及運輸條件的優勢”。
虞毅博士表示,產業治沙將光伏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與綠色低碳治沙模式相結合,可使搬運量降低20-60倍,采用連續鋪設方式,治沙速度提高3-5倍。制造聚乳酸纖維產品的CO2排放量較化學纖維減少2.8倍,生物降解沙障保持防護效果8-10年、平均造價降低約50%,實現完全生物降解無殘留和防火難燃性。
虞毅博士還表示,“綠色低碳治沙模式經過了烏蘭布和沙漠的十年驗證。產業治沙模式已應用于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規模化防沙治沙示范樣板1500畝以及三江源國家公園專項規劃采用聚乳酸沙障治沙技術3500ha,前景廣闊”。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