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9-30 來源:中國能建
金秋九月,“豐”景如畫中國能建建筑集團建設者們將激情化作汗水全力以赴跑出煙塔項目建設“加速度”用實際行動譜寫意氣風發的實干樂章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
淮南平圩四期2×1000兆瓦超超臨界發電工程
淮南平圩電廠四期2×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設計1座雙管套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和“兩機一塔”高位收水冷卻塔。
煙囪高度240米,外筒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鋼筋混凝土外筒壁,鋼內筒、內煙道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筒壁采用液壓提升體系施工。目前煙囪筒壁施工至118節,完成近百分之八十。
冷卻塔為“兩機一塔”高位收水冷卻塔,塔高238.958米,淋水面積21200平方米,為世界最高最大全混凝土結構的冷卻塔。人字柱采用定型鋼模現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項目部貫徹“創新、綠色、數智、融合”核心發展理念,推動平圩電廠智能建造。運用BIM技術提前對煙囪、冷卻塔建模,進行三維圖紙會審、技術交底、規模算量和施工策劃。筒壁采用三腳架翻模提升體系施工,安裝塔吊防碰撞系統,使用GPS北斗技術對筒壁半徑測量實時定位,保證工藝質量。目前冷卻塔筒壁第3節已澆筑完成。
甘肅電投常樂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
甘肅電投常樂電廠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設計1座雙鋼內筒煙囪和2座間冷塔。
煙囪高度240米,外筒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間冷塔塔高212米,由基礎、X支柱、筒壁等組成,為雙曲線形混凝土結構,采用三腳架翻模工藝施工。
項目部創新性采用電動小車布料,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其自糾偏裝置增強脫軌防護,安全高效實現混凝土半自動化運輸和卸料。施工過程中嚴格人工澆搗操作防治氣泡、麻面,外設子午線肋條美化外觀,實現筒壁曲線優美、內實外光。
近日,5號間冷塔和煙囪結構相繼到頂。6號間冷塔已施工至139板。
甘肅電投張掖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
甘肅電投張掖電廠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項目工程設計1座240米煙囪。
煙囪外筒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筒為懸掛式雙管鋼套筒。
煙塔小組成員系統策劃煙囪施工,運用智能建造,使用BIM技術提前建立煙囪及冷卻塔BIM模型,開展筒壁模板排版深化設計、混凝土量統計等應用。采取筒壁防漏水、防淋漿、防錯臺等多項管理措施,確保煙囪筒壁顏色均勻。煙道口上口底模采用鋼板一次加工成型,確保煙道口上部弧形結構施工尺寸準確,保證施工質量。
目前,煙囪外筒壁已順利到頂,當前正加速進行鋼平臺及鋼內筒施工。
大唐華銀株洲2×1000兆瓦擴能升級改造工程
大唐華銀株洲2×1000兆瓦擴能升級改造項目工程設計2座高位收水冷卻塔。
高位收水冷卻塔塔高191.288米,淋水面積12500平方米。項目部根據現場進度及人字柱支墩圖紙情況,采用整體定型鋼模板進行人字柱支墩施工,充分解決冷卻塔人字柱支墩屬于異形支墩、模板支設難度較大等關鍵問題,獲業主和監理甲級表彰2次。
當前1號塔人字柱已全部完成,2號塔人字柱混凝土已澆筑完成一對,人字柱鋼筋籠已完成42個。
江西上饒2×1000兆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新建工程
江西上饒發電廠2×1000兆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新建工程冷卻塔為雙曲線自然通風冷卻塔。
冷卻塔塔高182米,淋水面積13000平方米,人字柱48對。人字柱鋼模板加工前,從細節設計、鋼模板分節排版控制質量。加工過程中,從控制鋼模板厚度、預拼裝保證鋼模板加工精度,確保鋼模板無缺陷、拼接嚴絲合縫。澆筑過程中,每對人字柱分層、成對、循環澆筑,均勻布載,減少架體集中受力。外觀工藝質量獲業主獎勵10萬元。
近日,人字柱全部澆筑完成,當前正進行冷卻塔下環梁施工。
淮北國安二期2×66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主體工程
淮北國安電廠二期項目2×66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主體工程設計2座151.486米高位收水冷卻塔及1座210米煙囪。
煙囪高210米,外筒壁高203米,鋼內筒高210米。高位收水冷卻塔塔高151.486米,淋水面積9000平方米。
項目部秉持著“精益求精,一次成優”的理念,從詳盡的圖紙審查到嚴謹的崗位技能訓練,從精心策劃的施工策略編制到深入人心的安全技術交底,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精準可控,層層把關。
目前1號冷卻塔人字柱完成7對,人字柱支墩施工完成21個,2號冷冷卻塔人字柱完成17對,人字柱支墩施工完成24個,煙囪環基內外側土方回填完成,即將開始筒壁施工。
拼搏不止,奮斗不息
中國能建建筑集團
將持續聚焦基礎“334”和項目管理“十化”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煙塔項目高標準履約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建筑集團之力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