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01 來源:國際能源網編譯
碳定價,這一環境策略,正逐漸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力工具。其核心思想是為碳排放分配貨幣成本,使排放者必須為其產生的污染付出經濟代價。這樣,通過經濟激勵,企業和社會各界都能更積極地采取減排措施。
碳定價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排放交易系統(ETS)和碳稅。排放交易系統通過設定總體排放限額,并允許企業間進行排放許可證的交易,從而形成一種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減少排放。而碳稅則是對排放直接征收費用,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進而刺激其尋求更環保、更經濟的生產方式。
自1990年代起,全球多國便開始嘗試實施碳定價策略。芬蘭和波蘭作為先行者,于1990年便率先引入了全國性的碳價格機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這一行列中。澳大利亞、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在2023年紛紛推出了碳定價政策,標志著全球碳定價的普及和深化。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4月,全球范圍內共計實施了75項碳定價工具(其中39項為碳稅工具,36項為ETS,按司法轄區分)。這些工具覆蓋了總計130億噸的碳排放量,相當于全球排放總量的24%。在價格方面,各項工具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歐盟ETS的價格在2022至2023年間達到峰值,為100美元,隨后回落至80至90美元區間。
不同地區的碳定價情況也各不相同。在歐洲和中亞地區,由于歷史背景和環保意識較強,碳定價機制數量最多,平均價格也相對較高,達到了50美元/噸二氧化碳。而在美國和加拿大,盡管平均價格略低,為每噸48美元,但聯邦和州/省系統的多樣化特點使得這一地區在碳定價方面也頗具特色。例如,加拿大的聯邦碳定價和美國的區域溫室氣體倡議等計劃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除了新加坡碳稅、韓國ETS外,其它28個只能用國內的碳信用進行抵消。特例:從2024年1月,新加坡可以使用國際碳信用抵消其5%的碳稅。
歐盟的碳交易(ETS)系統自2005年引入以來,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該系統覆蓋了歐洲眾多國家的主要排放源,通過市場機制促使企業減少排放。據統計,2022年至2023年間,該系統覆蓋的排放量減少了16%,產生了高達470億美元的收入。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碳交易系統的有效性,也為全球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然而,即使在一些碳定價機制較為完善的地區,也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碳定價可能導致一些能源密集型產業的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到國際競爭力。此外,如何確保碳定價收入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盡管如此,碳定價作為一種有效的環境策略,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和應用仍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日益嚴峻,各國需要更加積極地采取減排措施。而碳定價作為一種經濟激勵手段,能夠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減排行動中來。因此,全球需要更有力和更廣泛地采用碳定價策略,以推動有意義的氣候行動。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