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13 來源:趕碳號科技
這似乎是一個屬于告別的年代。
2023年11月的最后兩天,我們告別了兩位百歲老人:一位影響世界的投資大師,和一位影響世界的政治人物。半個多世紀以前,亨利·基辛格博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這個古老東方大國從此和平崛起。改革開放年代,查理·芒格成為價值投資者們的燈塔。
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困難有很多,包括氣候變化——看上去最溫和,實際上卻最致命。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遭,就是對大師們最好的紀念。
截至今年10月初,已有86天的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1.5℃以上!今年的9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了1.8°C。
由于令人擔憂的趨勢,以及緩解碳排放努力的不足,世界氣溫上升的趨勢,將遠遠超出本世紀商定的氣候目標。
這就是在COP28之前發布的《聯合國排放差距報告》的核心內容。這份報告客觀反映了全球在限制氣候變化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人類很可能無法解決氣候危機。
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根據《聯合國排放差距報告》, 2021年-2022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 1.2%,達到5740億噸二氧化碳的當量。
報告稱,如果各國不迅速制定大幅削減計劃,本世紀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前水平上升近3 攝氏度(5.4 華氏度),遠遠超出科學家所說的1.5攝氏度閾值。而這,絕對會引發災難性影響。
該報告研究了各國計劃的氣候行動與實現全球氣候目標所需的行動的比較。研究發現,根據各國現在的碳中和承諾,世界氣溫也將上升 2.5 攝氏度至 2.9 攝氏度。即便是在最樂觀的碳排放情景之下,將地球升溫控制在1.5 攝氏度的可能性,也只有14%!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 ,2015 年《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其實已經無法實現。
因此,聯合國呼吁,世界各國必須比目前的巴黎承諾走得更遠,否則將面臨全球變暖2.5-2.9°C的災難性后果。
各國減排普遍滯后
來源:UN;攝影:Unsplash/Caleb Cook
報告指出,預計到 2030 年,導致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僅比2019年的水平下降 2%,這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表示的將升溫限制在1.5 攝氏度所需的減排約43%相去甚遠。
與排放差距報告一樣,NDC 綜合報告分析各國的承諾,即國家自主貢獻 (NDC),以確定各國政府在擺脫化石燃料方面的雄心壯志。
然而,它評估的是排放趨勢,而不是各種氣候模型下預期的變暖。
該報告審查了近 200 份提交的材料,其中包括截至 2023 年 9 月收到的 20 份新的或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各國的計劃僅比去年的目標略有改善,預計排放量將比 2010年的水平增加11%。
化石能源是最大難題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 發布的生產缺口報告,全球化石燃料的實際產量,是將升溫限制在 1.5 攝氏度所需水平的兩倍以上。
該報告分析了計劃的化石燃料生產與被認為符合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產量之間的差異。
研究發現,前 20 個化石燃料生產國計劃在 2030 年生產的化石燃料,比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時多出了110%,比將升溫限制在2 攝氏度(3.6 華氏度)多出 69%。
報告稱,包括美國、挪威、卡塔爾、阿聯酋和中國在內的20個國家,都沒有承諾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以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富國的貢獻太小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2年11月的一份報告稱,富裕國家幫助貧困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承諾已經放緩,目前的缺口比環境規劃署之前的估計高出50%。
環境署研究人員在今年的適應差距報告中發現,到2021年,全球適應工作每年的成本約為3870億美元,而可用于這些工作的資金總額僅為210億美元。
這造成了大約 3,660億美元的缺口。
2009年,發達國家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雖然該承諾本應在適應和減緩之間取得平衡,但這種平衡從未得到定義。
報告稱,緩解項目或控制氣候變暖排放的努力之所以受到青睞,是因為它們更有可能提供投資回報。
《聯合國排放差距報告》報告呼吁,所有國家實現整個經濟的低碳發展轉型,重點關注能源轉型。目前,在生產和規劃中的礦山和油田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開采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排放量,將是用于將升溫限制在 1.5°C 的可用碳預算的3.5 倍以上。
排放能力更強、責任更大的國家——特別是二十國集團中高收入和高排放國家,將需要采取更加雄心勃勃和迅速的行動,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持。由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以低排放增長滿足發展需求,是這些國家的首要任務,例如解決能源需求模式和優先考慮清潔能源供應鏈。
低碳發展轉型,給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帶來了經濟和體制挑戰,但也提供了重大機遇。這些國家的轉型有助于普遍獲得能源、使數百萬人擺脫貧困并擴大戰略產業。隨著可再生能源變得更便宜,相關的能源增長可以通過低碳能源有效、公平地滿足,從而確保綠色就業和更清潔的空氣。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大幅擴大國際金融援助,通過融資機制(包括債務融資、長期優惠融資、擔保和催化融資)重組新的公共和私人資本來源,從而降低資本成本。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