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 來源:國際能源網微信公眾號
7月全國出臺電力相關政策合計43條,其中國家層面政策有7項,地方層面政策有36項。7月國家出臺的政策中,電力行業質量和安全方面的政策依然是重中之重。地方出臺的36條政策中重要涉及峰谷電價、電力規劃、電力市場三方面的內容,對于峰谷電價的定價方式,各地未來對于配電項目、電網建設方面的布局以及電力市場參與主體和交易規則方面做出了進一步規范。
電力安全和質量是重中之重
國家層面電力政策首先從火力發電、輸變電工程質量方面出手,7月7日出臺了《國家能源局關于修訂印發火力發電、輸變電工程質量大綱》。此次修改專門針對電力工程質量監管的政策,取消了能源局對于本應屬于消防部門負責監管的特種設備的監管,工程建設參建責任主體資質、轉包和違法分包等檢查內容也不再屬于質量大綱的范疇,避免了重復檢查重復監管的問題。
刪除了“機組商業運行前監督檢查”階段,必要的檢查條款前移至“廠用電系統受電前監督檢查”“機組整套啟動試運行前監督檢查”階段。這樣做可以更大限度讓火電企業的運營更順暢。
但國家修訂火力發電和輸變電工程質量大綱的目的也絕不是一味減少不必要的監管,比如新的大綱要求,對“廠用電系統受電前監督檢查”階段中的電氣專業和調整試驗檢查項目進行了優化,同時結合近幾年監督檢查發現的典型問題,適當增加了電氣系統施工及調試過程中的關鍵工序、重要部位等有關檢查內容。
此外,新修訂的大綱還將勘察單位質量行為的檢查內容從原勘察設計單位小節中獨立出來,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增加了相關檢查條款,強化對勘察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
由此可見,修訂大綱的目的是讓火電、輸變電工程質量監管的范圍更加明確,去掉以往全責不清晰的部分,明確各單位的監管具體的要求,對于此前大綱沒有細致規定的部分內容作出更為細致的安排。此次修改更有利于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對于火電、輸變電項目施工整體質量的把握。
此外,國家還出臺了《電力安全事故調查程序規定(征求意見稿)》和《生產安全事故罰款處罰規定(修改征求意見稿)》,從本質看,這兩項政策屬于程序上的政策,一個是專門針對電力安全事故調查程序的規定,另一個則是涵蓋電力安全生產事故,對其導致的不良后果進行處罰的政策。兩者的結合,可以讓電力安全事故的處置有規范性文件作指引。
農村電網改造出臺專項政策
特別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國家此次專門針對農村電網升級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將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瞄準數字化、智能化電網建設,提高農村電網對于新能源的接納能力的電網運行的穩定性成為此次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重點。
國際能源網(微信公眾號:inencom)獲悉,由于受到歷史原因影響,我國農村電力供應和服務一直處于薄弱環節,農網建設改造明顯落后于城市電網,存在網架薄弱、供電能力不足、電能質量偏低等問題。
雖然1998年至今,我國農村電網已經過3期改造,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農村和城市電網的智能化水平、電網對于新能源的接納能力、電網的穩定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性。
農村電網改造,無論對于鄉村振興、帶動農村消費升級還是對于我國實現能源轉型來說 ,其價值都不容忽視。
此次國家再次對農村電網改造提出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因地制宜完善農村電網網架結構。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推進農村電網補短板、強弱項、破難題,統籌高壓電網延伸覆蓋和中低壓電網更新改造,增加變電站和配變臺區布點,加大線路輸送能力,支撐家用電器下鄉和更新換代。
此舉可以認為這是對于農村電網整體輸送能力的提升,為新能源汽車在農村普及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國家對農村電網改造還將分布式光伏和風電、儲能、柴油發電機等實現有機結合,對于農村能源的綜合應用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地方電力規劃各有側重
國際能源網(微信公眾號:inencom)統計發現,有湖南、湖北、天津、北京、上海、河北、遼寧、廣東、廣西等24省區市出臺電力相關政策。其中一部分涉及電價,一部分涉及電力規劃,另一部分涉及電力市場。
湖南郴州規劃側重于電力設備和工程行業的目標,希望將其產值提高到500億以上。這種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將電力設備行業打造成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
四川的兩個政策的目標都是側重于電網建設、特高壓項目、抽水蓄能建設等。四川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劃是因為連年來四川因為枯水期的問題,導致電力短缺,四川需要構建特高壓通道,如果是豐水期可以將川電外送,如果是枯水期則可以從外省購電。
浙江宜興則將線纜專門獨立出來,出臺專項政策,確定了再添1-2家企業上市。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打造線纜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線纜產業應用范圍比較廣,對于電網升級改造來說,線纜的應用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因此浙江專門將線纜獨立出臺規劃政策,旨在扶植當地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為能源轉型效力。
安徽提出了加快建設陜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打造長三角特高壓電力樞紐的規劃目標。對于安徽來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長三角、兩淮沿線電力樞紐工程的重要支點,安徽的特高壓項目建設,對于長江中下游經濟發達省份電力輸送通道構建至關重要。
河南與安徽類似,都確定了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但河南偏重于城鄉配電網建設,因為河南已經青海到河南和哈密南到鄭州等特高壓線路,這種大型輸電項目基本可以支撐當地電力輸送的主干道運行,而城市之間的電網和農村電網的微循環需要加強。
云南普洱規劃的目標集中在輸變電領域,新建、擴建、增容220千伏變電站6座,新建、擴建、增容110千伏變電站16座,新建、擴建、增容35千伏變電站60座。至2025年,全市500千伏變電站5座,220千伏變電站12座,110千伏變電站36座,35千伏變電站119座。
上海規劃將220千伏及以上的電網建設項目優先考慮列入市重大工程計劃草案,110千伏和35千伏電網建設項目優先考慮列入區(縣)重大工程計劃草案。上海把電網建設列入重大工程規劃,是為了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速度,匹配相應的用能需求,提前做好準備。
電價和電力市場規則
7月國內多地出臺了關于電價和電力市場參與規則方面的政策。
湖南對大米加工企業的電費要求要分表計量,實際目的是給相關企業一些電價優惠。
廣東計劃實施省內現貨模擬結算。
浙江紹興為電力需求側響應提供補貼,省級和地方合計補助金額為4元/千瓦時。
湖北通過健全燃煤發電“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交易價格機制。提高度夏度冬省間中長期交易采購電量。確保2023年6-12月工商業平均到戶電價比1-5月降低0.03元/千瓦時。通過政策引領,將用電價格拉開差距,對于平衡電網供需關系起到一定作用。
貴州的電力市場化交易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但也能從中看到環境溢價這種新的概念,其目的是為了讓電力價格和供需關系掛鉤。
廣西自2023年8月起暫停實施尖峰電價機制。后續視電力供需狀況、系統調節能力、新能源消納、天氣變化等因素,結合經濟社會承受能力,再對尖峰電價機制進行完善。廣西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政策,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用電需求量大,當地出現了用電缺口,如果繼續實施尖峰電價機制,對于很多用能單位來說,其支付的成本可能過高,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當地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因此需要構建更好的價格調節機制,避免電價波動過大。
綜上所述,2023年7月電力相關政策國家層面對于電力安全的標準、監督、檢查、責任追究都有了更清晰的規劃,各地方政府出臺政策旨在解決當地電力硬件設施是否能滿足能源發展的要求,對于電力市場化交易,雖然尚未形成統一的市場,但各地依然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無論是電價的定價機制還是參與電力市場主體和交易規則,都有著不同的規則。通過這些省份的前期試點,后續推出國內統一的電力市場之時,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