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6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姚金楠
1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2021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表示,根據中國工程院研究,到2060年,我國仍將保有一定比例的煤電和氣電,電量比重為10%左右,利用小時數將下降到約1500小時,裝機容量約為7億-8億千瓦。
舒印彪表示,基于我國的能源特性,上述7億-8億千瓦左右的煤電、氣電裝機將發揮兜底保供、輔助和調節服務的作用,由此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依賴零碳、負碳技術進行中和。
舒印彪指出,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預計我國能源綠色轉型將實現“70/80/90”目標,即到2060年,電能消費比重達到7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清潔能源發電比重達到90%。屆時,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新能源將成為主體電源,發電量占比將達到60%。新能源將與水電、核電、生物質發電、儲能、氫能等共同構成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形成“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型電力系統,增加電力系統的彈性。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