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2 來源:風電頭條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持續對各省市風電政策進行梳理。據統計,2021年11月,相關部門共出臺政策12條(不完全統計),各地政府發文要求加快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速度,同時在部分省市“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風電相關發展目標。(根據文末提示領取相關政策資料包)
國家層面:11月財政部、國家電網等單位陸續發布4條相關政策。
核心如下:
財政部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指出,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匯總表》,15.5億元風電補貼中,內蒙古將獲得15.23億元、廣西獲得0.0419億元、貴州獲得0.0275億元、云南獲得0.208億元。
國家電網印發《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指出將充分利用省間通道輸電能力,促進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大范圍消納。將充分考慮與現有電網運行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銜接,利用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通過市場化手段開展電力余缺互濟、促進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提升市場效率與效益。
與此同時,國網新能源云繼續發布第二十一批、第二十二批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
補貼公告顯示,納入2021年第二十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的項目共157個,核準/備案容量為1226.33MW。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為11個,核準/備案容量為668.6MW;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21個、122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414.36MW、115.37MW;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為3個,核準/備案容量為28MW。
納入2021年第二十二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的項目共1417個,核準/備案容量為8045.29MW。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為50個,核準/備案容量為3704.8MW;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76個、1286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2379.03MW、1836.46MW;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為5個,核準/備案容量為125MW。
2021年至今,國網新能源云共發布二十二批次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項目總數為20736個,核準/備案容量為92024.19MW。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共516個,項目核準/備案容量為36674MW。
11月國家政策一覽
地方層面:11月份地方政策8條。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統計,11月份,包括湖北、江蘇、寧夏、河南、河北、內蒙古、浙江等7個省、自治區發布了風電相關政策,其中江蘇省發布了多條政策。
整體來看,地方政府在11月份出臺的風電政策集中關注對已有風電項目工程的推動、對地方開發建設風電項目的減負、對海上風電項目競配、扶持的公告、對風電裝備產業布局的規劃等。
其中,江蘇省發布《江蘇省2021年度海上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公告》,正式組織大豐85萬千瓦項目群、大豐80萬千瓦項目群和射陽100萬千瓦項目群的競爭性配置工作。
浙江印發了《關于促進浙江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修改稿)》,指出按照“逐步退坡、鼓勵先進”的原則逐年制定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實施財政、金融等支持,支持省管海域海上風電項目逐步實現平價上網。2022-2025年通過競爭性配置確定需要扶持的項目,分年度裝機總容量分別不超過 50萬千瓦、100萬千瓦、150萬千瓦、100萬千瓦。
河北省公布《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公示》,明確本次擬安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3個、300萬千瓦,其中光伏150萬千瓦、風電150萬千瓦。
河南省特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強調不得強行要求風電、光伏發電開發與其他產業項目投資進行捆綁,不得將應由地方政府承擔的社會公益事業相關投資轉嫁給可再生能源投資企業,不得以任何名義出臺與國家規定相悖的文件限制可再生能源發展。
新疆、寧夏分別強調了風電裝備制造業在轄區內的發展和建設情況。其中,新疆強調適度發展風電整機制造,重點發展葉片、發電機、增速機、輪轂、主軸、定轉子、法蘭、軸承、控制系統等核心配套零部件,提高零部件區內配套能力,著力打造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地,基本形成與自治區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相匹配的風電裝備生產能力,努力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的風力發電裝備制造基地;寧夏強調在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以中車株洲風電、華潤電力、中核匯能等央字頭企業為龍頭,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
11月地方政策一覽
風電政策詳細資料包領取方式如下:
關注“風電頭條”公眾號
后臺回復“11月政策”
免費領取相關【資料包】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