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發改委:嚴格制止以審批等形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1日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的形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而是應該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開復工中遇到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將創造條件,推動企業有序復工。
2、國家能源局: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
從國家能源局獲悉,當前,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湖北省等重點地區電力、煤炭、成品油、天然氣等供應穩定。截至2月13日,全國在產煤礦996處,煤礦產能復產率63.8%;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可用24天,處于合理水平;湖北電網總體運行穩定,主要發電要素儲備充足。
3、山東省:2020年在運在建核電裝機規模達到570萬千瓦
日前,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方案指出,2020年年底前啟動
海上風電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制定核能、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科學布局公共加氫站,打造高速公路氫走廊。
4、新能源業務將破2000億!江西新能源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發布
《江西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3年)》于近日發布,方案指出,力爭經過四年努力,全省光伏、鋰電等新能源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其中,光伏和鋰電兩大支柱產業分別達到1000億元、700億元。儲能、氫能(含氫燃料電池)、生物質能等領域實現規模發展。
5、2020年中國首個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已產原油近2.5萬噸
今年以來至2月12日,新疆油田公司頁巖油示范區累計生產原油近2.5萬噸,核實日產水平590噸,在圓滿完成生產計劃的同時,實現日產水平超計劃運行,確保了生產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6、全國煤礦復產率達到63.8%低于平均水平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消息,截至2月13日,
全國煤礦復產率達到63.8%。而當前,中央企業生產型企業復工復產率已超過80%。一些重要的基礎保障行業復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業復工率達到96.8%,電網、發電企業復工率達到83%,與之相比,我國煤炭復產率處于較低水平。有關專家表示,此舉并不會引起電力供應緊張。
7、我國最大“核電糧倉”全面復工
2月10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將田灣核電三期工程首爐72組核電燃料元件安全送抵核電站。近期還將有一批燃料元件運抵國內其他核電站。
8、埃及與全球五大油企簽署地中海西海岸油氣勘探協議
埃及石油部長Tarek El Molla近日表示,埃及已經與荷蘭皇家殼牌,雪佛龍,英國石油,道達爾和埃克森美孚等五家主要能源公司達成了初步協議,以勘探其地中海西海岸深水區的石油和天然氣。
9、到202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近160GW
根據伍德麥肯齊(Wood Mackenzie)的研究,未來十年將是風能產業的新篇章,預計到2028年,海上風電在年度全球風能市場中的份額將從去年的10%上升到25%。
10、總投資150億儲能項目落戶福建寧德
寧德市霞浦縣人民政府與上海寶量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日前舉行了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項目簽約儀式。據了解,該項目將落戶霞浦經濟開發區漁洋片區,項目規劃總用地1500畝,總投資150億元,稅收約7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年產基站后備電源100990套,岸電電源700套,大型儲能電站系統1000MW,特種移動電源700套;電解液項目年產電解液2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