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23 來源:國際能源網專稿
關鍵詞: 太原低碳發展論壇 可再生能源 能源市場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國際能源網報道 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區域項目主管Prasoon Agarwal先生圍繞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未來路線圖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度剖析。Prasoon Agarwal表示,如果想要改變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導的能源發展格局,就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增加;應加大全球各區域能源系統的投資規模,從能源領域多個層面開展工作。
加快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增加
開創能源發展新格局
國際能源網記者從現場獲悉,Prasoon Agarwal在發言中總結道:“全球能源轉型的主要驅動力來源于三大方面,可再生能源愈來愈強的競爭優勢,能源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綠色能源的創新融資渠道及商業模式”。
從近期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演變情況來看,包括陸上風電、水力發電、生物能等在內的能源資源均處于化石燃料成本范圍的低位。Prasoon Agarwal指出,若繼續按照現階段的能源發展模式走,很可能在2050年全球溫度會增加2.5攝氏度,而《巴黎協定》中設定的目標是“控制全球升溫低于2攝氏度”,如何才能做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Prasoon Agarwal進一步解釋稱,IRENA綜合分析了全球所有國家相關能源科技的成本發現,如果想要改變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導的能源發展格局,就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增加。
Prasoon Agarwal建議,從能源技術角度而言,首先要識別和確認可再生能源的位置,開發可融資項目的組合;其次各個國家區域的發電部門須淘汰部分傳統能源部門,比如不再興建燃煤電廠等,應轉型至更靈活、可變的可再生能源。同時,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分布式能源資源的部署。比如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政府要根據能源供應商制定計劃來適應不斷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額。
從能源領域多層面加大投資規模
去年4月份IRENA發布的《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路線圖》報告研究顯示,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應的比例可能從2015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50年的三分之二左右按最終能源計算,這將需要可再生能源增長至少6倍。為使可再生能源占據高份額,在能源使用的各個領域,從電力到供暖和制冷,再到運輸,可再生能源都需要增長。
Prasoon Agarwal以建筑領域為例提及,完成這一目標需要減少建筑物的耗能,調整可再生熱能和能效政策,發揮協同作用,并加快改進能效的步伐;同時支持并促進分布式能源資源的部署。此外,在工業能耗方面,應提高材料效率和結構變化,制定并采用現有最佳技術和效率標準。并且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采購,支持認證和跟蹤可再生能源屬性的可靠、透明系統,考慮建立能源結構,允許各種規模的公司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之間開展直接交易。
“下一步應加大全球各區域能源系統的投資規模,同時涉及能源使用的各個領域,從能源領域的多個層面開展工作。”Prasoon Agarwal表示,比如智能城市的部署來降低運輸需求,通過共享汽車等來提高運輸效率以及出行服務等。
Prasoon Agarwal最后強調,若要全球能源轉型的偉大目標,沒有中國參與是不行的。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