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4-22 來源:中國新聞社 作者:劉丹
國際能源網訊:世界最大太陽能飛機-瑞士“太陽能驅動號”2013年4月20日在美國舊金山首次與公眾見面,準備2013年5月初擇日自西向東不用一滴油穿越美國飛行。
大約千余名預先報名的幸運民眾分4批進入美國宇航局位於山景城的莫菲特機場,近距離觀賞這架代表最新科技和最先進清潔能源理念的太陽能飛機。
舊金山風和日麗,最早一批進入的民眾有幸看到停在跑道上的飛機。曾在清晨6時完成了抵達舊金山組裝后的第二次試飛,在空中翱翔了約兩個小時返回地面休息。
陽光照耀下的“太陽能驅動號”就像一隻輕盈而美麗的大鳥。銀色機身,機翼分前后兩部分,頂部鋪滿深色的太陽能電池板,機翼頂端呈奶黃色,尾部垂直的平衡板是乳白色和藍色。
機組維修人員說,“機翼最寬約63.4米,和波音747大型客機寬度相當。”
機翼上共裝有11628萬塊太陽能電池板,主機翼有10748塊,飛機尾部的平衡軸上約有880塊。每塊150微米厚,為機上4臺電動機供電。
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晝夜飛行的太陽能飛機。白天飛行時,它將多余太陽能電力儲備到高性能蓄電池中供夜間飛行,實現無燃油晝夜飛行。如果飛行員身體允許,它可以每小時70公裡的平均速度不間斷飛行26小時。
雖然身負上萬塊太陽能電池板,這架飛機的重量隻有1600公斤,“大約和一輛普通4門轎車相當。”維修人員說。
風是太陽能飛機飛行時的最大障礙。維修人員表示,他們有最好的氣象專家預測天氣,通常起飛時間隻能在飛行前一兩天決定。
與民用飛機不同,機上隻有一個飛行員的座位。駕駛艙內沒有暖氣,完全依賴隔熱絕緣體。公關經理阿裡克桑德拉·金德拉斯說,“飛行員的手套、內衣、襪子都是特制的保暖材料。在飛行過程中,他們可以有20分鐘左右的打盹時間。”
“太陽能驅動號”的誕生源於兩名對航空、新技術和新能源著迷的瑞士人貝特朗·皮卡爾和安德烈·博爾施伯格。在2010年4月7日首飛成功后,每年都有突破,2011年5月首次完成瑞士至比利時的跨國飛行,2012年5月完成了瑞士至摩洛哥的跨洲飛行。
2013年2月28日,拆散成10個部分的“太陽能驅動號”從瑞士運抵舊金山,工程師們在莫菲特機場完成了安裝,2013年4月2日進行第一次試飛。預計5月初從舊金山出發途徑鳳凰城、達拉斯、華盛頓DC,大約7月抵達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金德拉斯表示,選擇舊金山作為美國的出發點原因在於“這裡是硅谷所在地,代表著創新、激情和變革。與其他機場相比,莫菲特能夠提供最理想的組裝和試飛環境。”
皮卡爾和博爾施伯格的第二架太陽能飛機正在建造中,他們計劃在完成跨越美國飛行后,於2015年駕駛新飛機跨越太平洋,到達亞洲和中國,完成不用一滴油環游世界這一不可能的任務。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